- 律師教您6招對抗特留分!人壽保險、閉鎖性公司、海外信託規避特留分可行嗎? - 2025 年 6 月 28 日
- 下載就被關?持有兒少性影像刑責多重、怎麼判?兒少性剝削修法一次看! - 2025 年 6 月 28 日
- 被偷拍性影像、私密影像被外流怎麼辦?律師告訴您妨害性隱私新法上路後哪些可以告! - 2025 年 6 月 12 日
更新日期: 2025 年 6 月 29 日

在台灣現行《民法》中,特留分制度旨在保障法定繼承人有權獲得最低比例的遺產。然而,在特定情況下,被繼承人或繼承人可能會希望透過合法方式「規避特留分」,讓特定對象繼承更多遺產。「翊宇律師事務所」彙整6大獨家對抗特留分的有效方式,協助您順利進行資產繼承規劃。
目錄
什麼是特留分?為什麼必須對抗民法繼承?
特留分是什麼?怎麼算?
特留分是指法律為了保障法定繼承人的基本權利,規定被繼承人(過世者)必須將遺產的一部分特別保留給法定繼承人。
即使被繼承人立有遺囑排除特定繼承人,繼承人仍可主張此最低保障,計算方式如下:
先計算「應繼分」
- 應繼分是沒有遺囑時,繼承人依法可分配的遺產比例。
- 例如,被繼承人有配偶與三位子女,則每人應繼分為四分之一。
再計算「特留分」
- 特留分是從每個繼承人的「應繼分」再乘以法定比例:
- 直系血親卑親屬(子孫女)、父母、配偶:應繼分的1/2
- 兄弟姊妹、祖父母:應繼分的1/3
💡遺產繼承詳細介紹請參考《遺產繼承如何辦理?繼承順位、分配流程一次看!》、《遺產繼承流程懶人包,律師6 步驟全解析教你搞定!》
為什麼要對抗特留分?遺囑侵害特留分會怎樣?
✏️因為有《民法》規定「特留分」的強制繼承規定,所以如果想要讓自己的財產全數交給特定人、減少給給法定繼承人的部分,就必須在生前就預先做好準備!
許多人想要透過立遺囑的方式來規避特留分,雖然侵害特留分的遺囑不會整份無效,卻可能引發日後其他繼承人透過訴訟的方式,請求扣減特留分來取回自己的特留分遺產。
💡更多遺囑的疑難雜症請參考《遺囑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?律師:遺囑手寫範例教會你!》

如何合法對抗特留分?6招實用方法解析
🌟在開始之前,請記得對抗特留分最重要的關鍵就是「不要讓財產成為遺產」!
因為只有遺產需要受到法律強制繼承的限制!而當被繼承人一死亡,基本上所有財產就會成為遺產,所以對抗特留分最根本的方式,其實就是在生前就將財產轉移。
方法一:生前贈與
最低門檻的方式就是土法煉鋼,在生前就透過贈與的方式,將資產轉移給特定人。
✏️只不過,這個做法必須遵守每年總共 244 萬的額度限制,也就是不管送給多少人,加總不能超過,不然會被課贈與稅。
另外,配偶間互相贈與不會計入每年贈與的額度中,但如果贈與的東西是不動產的話,依照我國《契稅條例》還是需要課 6 %的「契稅」喔!
方法二:人壽保險
最普遍、常見的方式就是人壽保險,並且必須明確指定特定的受益人,才能成功讓保險金給付給特定人。且因為是直接給受益人,所以非遺產、不用課遺產稅,也當然不受特留分規定的限制。
指定別人作為的受益人的人壽保險,還是有可能被稽徵機關依照實質課稅原則來判定是不是遺產,所以還是會有一些風險。此外,還需要留意的是:
✏️受益人領死亡保險給付,也有 3740 萬的免稅額度上限!
超過額度的部分就會計入所得,若被課所得稅就會是非常可觀的金額,需要特別小心!
方法三:生前信託
在生前辦理信託、將財產移轉,由信託的受託人管理財產,此時,該部分財產就不會成為被繼承人的遺產。
通常這類信託區分下列兩種:
✏️自益信託
自益信託若沒有特別約定,一樣會成為遺產,但若有特別約定信託終結時的歸屬人,也就是被繼承人死亡、信託終結時,把信託的財產歸屬給特定人,如此一來,就能順利讓特定人取得財產,而且歸屬人取得財產時無需經過繼承程序,自然也沒有特留分的問題。(參考法務部法律字第 10203511570 號)
✏️他益信託
這種方式,白話來說就是直接把資產透過信託贈與受益人,這些財產就屬於受益人、不會變成遺產,因此繼承人也無從主張特留分。
🌟不過,這種方式實際上就是贈與,所以就會要考量贈與稅的問題!
方法四:閉鎖性公司
若不放心將資產信託海外,也可以利用在臺灣成立閉鎖性公司的方式,來達成合法規避特留分移轉股權,可以參考最高法院112年度台上字第1512號民事判決:
案件經過: 某家A閉鎖性公司由同一個家族共同經營,這家閉鎖性公司的章程中,有明定如果股東死亡時,應由特別股股東承購,價格是以公司最近一期財報的淨值來承購死亡股東遺留的股份。 後來,第一代創辦人也是這家閉鎖性公司的大股東辭世後,身為特別股股東的創辦人長子,就依照章程召開會議,並決議承購父親遺留的股份。程序一切照著章程、也有向經濟部核備,一切符合章程與法規。 但是,其他繼承人非常不滿,認為爸爸的股份屬於遺產,應先依《民法》辦理繼承程序,並主張公司的章程違反法律規定,一狀告到法院。 |
✏️法院見解與重點整理:
法院在本案判決中,重申閉鎖性公司的制度特色包含「股份轉讓限制」:
- 公司章程要針對股份轉讓做規定、限制,例如,必須符合特定條件或經公司同意才能轉讓,以防止股權外流及經營權稀釋而無法維持「閉鎖性」。
- 也就是說,閉鎖性公司的設計就是讓家族可以穩定經營企業,所以公司章程這樣規定符合《公司法》而沒有問題。
因此,法院結論是:閉鎖性公司章程本來就可以為了維護閉鎖性,對股權專讓、承購做出限制,並沒有違法、違反公序良俗,不違反《民法》繼承相關規定。
💡簡單來說
若經營閉鎖性公司,就可以透過在章程規定的方式,將股份轉讓給指定的人、完美規避特留分規定! |
方法五:讓繼承人喪失繼承資格
根據《民法》第1145條,若繼承人有嚴重不法行為,例如故意危害被繼承人或其他繼承人的生命、對被繼承人有重大虐待或侮辱、偽造或湮滅遺囑、詐欺或脅迫被繼承人撤回或變更遺囑等,被繼承人可以在遺囑中明確表示排除其繼承權。
一旦繼承權被剝奪,該繼承人就喪失特留分請求權。
💡請注意,單純的不喜歡或偏心不足以剝奪繼承權,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特定事由。
方法六:善用配偶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
在繼承發生時,配偶有權主張其對婚後財產的剩餘分配。這種請求權的分配順序優先於特留分,因此會間接減少其他繼承人可分得的遺產總額。
方法七:海外信託
若資產龐大,也可以考慮海外信託,例如王永慶就透過四個百慕達+一個美國信託穩固台塑集團經營權。除了百慕達信託,像是英屬維京群島(BVI)、開曼群島都是近年來討論度較高的海外信託。
這些海外信託的運作方式各有不同,但不外乎就是指將資產委託給台灣以外司法管轄區的信託公司管理。
雖然海外信託相較其他方式複雜,不過在資產非常豐富時,仍然值得考慮,因為:
🌟海外信託契約是依照當地的法規,只要當地法規有反強制繼承權(例如特留分)的規定,後續縱使真的在我國發生訴訟,法院仍會尊重海外信託依據的他國法律,來排除特留分。 |
✏️海外信託運作方式主要包含以下核心步驟:
信託契約:委託人與受託人簽訂信託契約,明確規定資產管理、分配方式、受益人條件等。
資產轉移:委託人將名下資產例如公司股權,合法轉移給受託人(信託公司),資產所有權在法律上歸屬受託人名下,委託人不再直接擁有這些資產。
資產管理與分配:受託人依據信託契約,為受益人的利益管理和處分資產,並在約定條件下分配信託利益給受益人。
✏️以馬雲家族為例使用的BVI(英屬維京群島)VISTA信託為例:
架構設計
委託人先在BVI註冊一家國際商業公司(控股公司),並將家族企業或其他投資資產(如股票、不動產等)轉入這家BVI公司。然後,將BVI公司股份設立VISTA信託,由受託人持有這些股份。控制權保留
VISTA信託的特色是「受託人僅持有股份,但不干預公司管理」,公司管理權仍可由委託人或其指定人(如擔任董事)掌握。這使得資產在法律上屬於信託,但實際經營權仍由家族掌控。資產隔離與傳承
透過VISTA信託,資產可與個人財產隔離,避免債務追索,並實現長期家族傳承。信託期間可長達360年,適合跨世代資產規劃。
💡馬雲就是將阿里巴巴股票所有權轉移至由受託人管理的兩家BVI附屬公司,再將這兩家BVI公司股份設立VISTA信託。馬雲仍可擔任這些附屬公司董事,保留對阿里巴巴股權的控制權,同時達到資產隔離與傳承目的。

常見QA問題
Q1:我可以透過立遺囑完全排除繼承人嗎?
A:不行。即使立有遺囑,仍須保留法定繼承人的特留分,否則可能被請求扣減。
Q2:人壽保險不受特留分影響嗎?
A:對。只要明確指定受益人,保險金直接歸屬於受益人,不屬遺產,無特留分問題。
Q3:遺囑信託可以用來對抗特留分嗎?
A:不行,遺囑信託只是一種管理遺產的方式,與生前信託不同,內容物仍屬遺產、會受特留分限制。
Q4:規劃對抗特留分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?
A:越早越好。提前兩年以上進行生前贈與、信託或保險規劃較能避免爭議與稅務風險。
Q5:死因贈與可以用來規避特留分嗎?
A:不建議。因法院見解尚未統一,仍可被扣減、風險較高。
Q6:透過生前贈與規避特留分有風險嗎?
雖然在死亡前2年以上完成生前贈與就看似沒問題,但如果如果被其他繼承人成功證明贈與的原因是結婚、分居或經營事業,就可能會被當作遺產、進行歸扣。
🌟另外,死亡前2年內的生前贈與,還是有可能被債務人追討、被課遺產稅!

綜合而言,在台灣現行法規下,有多種合法途徑可以規劃財產,以達到規避特留分的目的。然而,這些規劃通常涉及複雜的法律與稅務層面,尤其是涉及民法、稅法、信託法、保險法、公司法與相關法院實務見解,不僅需要時間布局,更須審慎評估風險與稅務影響。
若您正面臨遺產規劃、資產分配、或特定繼承人排除等情境,我們建議您儘早諮詢專業律師團隊。
「翊宇律師事務所」擁有豐富遺產與家族資產傳承經驗,能夠用心傾聽並理解您的擔憂,擅長用法律與經驗替您爭取應有的權益與尊嚴。請不要擔心孤身一人面對,將會在您最困難的時候站在您身邊,守護您的權益,陪您找回力量、捍衛您的尊嚴!
我們將盡「全力處理每個案件,因應不同需要提供最佳的方式」,為您全面分析策略、捍衛您應有的權利,
歡迎來電或加入官方LINE ID:@kenlin(輸入ID時請記得要加「@」)來訊簡述情況,將有專人與您討論、安排律師諮詢,讓我們能為您量身打造最適合您的方案。
聯絡電話:02-7729-2797 分機:110、6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