詐欺賠償怎麼求償把錢要回來?被害人最常問的詐騙賠償求償難題!

林冠宇律師

更新日期: 2025 年 8 月 25 日

詐欺賠償怎麼求償把錢要回來?被害人最常問的詐騙賠償求償難題!網路詐騙示意圖

目錄

被詐騙了怎麼辦?錢要得回來嗎?讓專業的翊宇律師告訴你民事上的詐欺賠償怎麼求償!為您整理詐欺賠償案件的兩種民事訴訟求償方式,帶你理解圈存、調解、刑附民與一般民事訴訟完整流程,搭配實務判決與律師提醒,讓你快速了解「刑事附帶民事」與「一般民事」的利弊差異,教你如何獲得詐欺賠償、把錢討回來!

翊宇律師事務所」將帶您一次掌握兩種方法,並分析常見爭點與實務判例,幫助您制定正確策略,最大化追回金額的機會。

被詐騙了怎麼把錢要回來?詐欺賠償第一招

  • 被騙後拿詐欺賠償必須要知道的兩大招!

🌟律師為您整理好詐欺賠償懶人包,閱讀本文前請務必先了解:遇到詐騙怎麼辦?詐欺律師教你2招把被騙的錢拿回來!

  • 快速複習詐欺賠償、追回款項的兩大方法:

Step 1 |圈存+銀行程序

  1. 撥打165+報警 → 啟動圈存機制(暫時凍結對方帳戶資金)。
  2. 銀行協助返還 → 根據《疑似不法交易辦法》第11條,銀行可聯絡人頭帳戶開戶人返還款項。

📌如銀行無法聯絡開戶人,受害人可憑報案證明+簽切結書請求銀行返還帳戶剩餘款項。

Step 2 |法律程序

  • 調解階段:起訴後法院常提供調解機會,讓有意願用詐欺賠償換取緩刑或減刑的被告和您談詐欺賠償條件。
  • 訴訟階段:
    •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審理時通常會進行調解,讓雙方討論詐欺賠償,若調解不成或刑事無罪就可以往一般民事去打。
    • 一般民事訴訟不用管刑事程序進行得如何,可以直接提起、請求詐欺賠償。

📌 詐欺賠償訴訟:刑事附帶民事VS一般民事

項目

刑事附帶民事訴訟

一般民事訴訟

是否須等刑事程序先起訴

需等待檢察官起訴後才能提起

不受刑事程序影響,直接請求詐欺賠償

裁判費用

免繳裁判費

須繳交(請求金額1.1%)。符合特定狀況可暫免,詳見後面的介紹!

審理順序

刑事先審,民事併同進行或後續審理

獨立進行

⏱ 注意時效:詐欺賠償在《民法》的請求權時效為 2 年。也就是說,若檢察官沒有在 2 年內起訴,民事詐欺賠償就會有超過時效的問題,後續要再去主張:時效應該要「知道被告時」才開始起算,會讓詐欺賠償打起來更加困難。

⚠️簡單來說,律師還是建議詐欺賠償訴訟提早視情況直接提起詐欺賠償民事訴訟。(標題)詐欺賠償的「刑事附帶民事」跟「一般民事訴訟」哪個可以要回比較多錢?詐欺賠償金額求償計算方式是什麼?

  • 刑事附帶民事詐欺賠償訴訟

  • 提起方法
      • 等待檢察官偵查結束後,將被告起訴後成為刑事案件,一併提起附帶民事詐欺賠償的訴訟。
  • 詐欺賠償訴訟請求基礎
      • 只能請求因該犯罪「侵權行為所生的損害賠償」作為詐欺賠償。
      • 且法院必須依據起訴書內容進行審理,所以判斷是否有不法侵權行為,簡單來說能否成功獲得詐欺賠償,仰賴起訴書的事實。
  • 詐欺賠償請求範圍限制
    • 僅限於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的侵權行為詐欺賠償
    • 若想要另外列其他請求更多詐欺賠償,就要徵收裁判費。

✒️律師叮嚀注意事項:

  1. 詐欺賠償附帶民事訴訟有不賠的風險
    1. 假設被告未滿 18 歲,不能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詐欺賠償訴訟。
    2. 如果被告在刑事中無罪,詐欺賠償的附帶民事訴訟會一併被駁回!
    3. 如果在刑事案件的辯論終結後才提附帶詐欺賠償訴訟,就已經太晚了,即便提出也會被駁回。
    4. 如果要告很多人,例如詐騙集團同夥,必須這個人在刑事上也被認為是共同加害人,否則對他提起附帶民事詐欺賠償訴訟就不合法。
  2. 提出附帶民事詐欺賠償訴訟時,請務必要寫清楚「如果刑事部分不起訴或無罪,直接移到民事訴訟」

📌因為目前法院提供的範本,沒有寫到這部分,所以請務必要多留意,必要時請律師協助撰寫

  • 一般民事詐欺賠償訴訟

      • 提起方法:直接向民事法院提起詐欺賠償訴訟。
      • 詐欺賠償訴訟請求基礎與範圍
      • 詐欺賠償不受限於必須基於侵權行為所生損害,只要具備法律請求權基礎皆可起訴。
      • 第 184 第 1 項前段:
        故意或過失,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,負詐欺賠償責任。
        📌本條項是成功拿到詐欺賠償最常見的路徑。
      • 第 184 第 1 項後段:
        故意以背於善良風俗的方法損害他人,負詐欺賠償責任。
        📌本條項必須要「故意」,要件比較嚴格,詐欺賠償成功有限。
      • 第 184 第 1 項第 2 項
        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,致生損害於他人者,負詐欺賠償責任。
      • 第 179 條
        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,致他人受損害者,應返還其利益
  • 這一條的適用,常常在被告是「提供人頭帳戶」,但沒有實際參與詐騙集團內部運作時,發生爭議。
  • 因為,提供人頭帳戶者,很多都不會拿到實際的被害款項,因為錢進來就立刻被領出去。也就是說,他並沒有「受有不法利益」。
  • 所以實務上也仍有爭議:
    • 一派認為不能用這條(112年度台上字第540號判決):
      • 被告不是自己提供帳號給被害人、要他匯款,而且最後也沒有拿到任何被害款項。
      • 給付、受利益關係只存在詐騙集團和被害人之間,所以被告不用返還。
    • 一派則認為可以用這條(108年度台上字第819號判決):
      • 被告要證明自己收錢有法律上原因,如果無法證明,就要還錢。
      • 而且詐騙集團和被害人之間不一定都有明確的給付等契約關係,不能說三者間只有被告沒有參與其中的給付關係。
      • 所以被告還是要還錢。
    • 目前,已經有高等法院的座談會多數都認為這樣的狀況下被告還是要還喔!等於被害人還是有機會拿到詐欺賠償!
  • 雖然以這條去打官司有一定的難度,但翊宇律師就曾協助當事人全勝!

    以不當得利作為請求基礎,將請求金額全數拿回,讓被害人成功獲得詐欺賠償將🌟數十萬損失再加上法定利息、裁判費,均成功討回。

🧑‍⚖️律師叮嚀:詐欺賠償一般民事訴訟重要注意事項

  1. 善用詐欺賠償免繳裁判費用制度!

    • 原則上:加重詐欺案件的被害人,走一般民事訴訟程序向被告請求詐欺賠償或提起上訴時,依《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》第 54 條第 1 項可以暫免繳納訴訟費用
    • 不過,也有心軟的法官,會讓一般人頭帳戶詐欺案件的被害人也能暫免繳納裁判費,讓他安心去打詐欺賠償訴訟,不過這部分可能就不能保證成功,需要賭一下運氣了。

    📣如果最後打贏,不但能獲得詐欺賠償,裁判費也是被告要去繳喔!影響非常大,建議您先諮詢專業律師了解

    🌟不過,若沒打贏,被害人就要把暫免的裁判費繳清喔!打輸就還是要繳!

  2. 如果有提刑事附帶民事詐欺賠償訴訟,但刑事部分無罪
    這樣的狀況,即便回了一般民事詐欺賠償訴訟,也無法再依照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作為民事詐欺賠償訴訟的主張

     

    因為這其中的要件「不法侵權行為」,已經被刑事法院認為不構成「不法」了。只能再往其他詐欺賠償請求權去努力。
詐欺賠償怎麼求償把錢要回來?被害人最常問的詐騙賠償求償難題!受害者報警示意圖

律師盤點:詐欺賠償民事訴訟求償 不知道就很難打贏的重點!

在詐欺案件中,其實要追到集團上游、車手等較為困難,最常發生的就是被害人可以依循提款帳戶去告「提供帳戶給詐騙集團的人」,這是最有可能把錢盡快找回、獲得詐欺賠償的方式

✒️接著,就讓翊宇律師為您分析,在民事詐欺賠償訴訟方面怎麼樣才能成功請求到賠償!

提供帳戶不等於受有不法利益:不當得利 ❌

📚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 113 年度上易字第 370 號

📌法院認為:

  • 提供帳戶者雖然確實因為遭詐欺集團詐騙,才提供帳戶的網路銀行使用者代號、密碼給「在線客服」。
    • 但是因為詐團偽裝的「在線客服」叫被告不要登入網路銀行查看帳戶,說會打亂他們的出金程序等等,所以被告從交出帳戶後就一直沒有登入網路銀行
    • 法院認為,因為被告是受騙才交出帳號且交出後也都沒有登入網銀,所以實際上帳戶已經受到詐欺集團全部支配

➡️被告已經無法管理自己的帳號、無法用帳號收取利益,所以即便被害人帳號匯入被告的帳戶,也不能說被告因此受有利益,所以無法依不當得利來請求。

✒️訴訟策略:必須證明提供帳號的人對於帳號還是有控制權。

交出後還可以控制帳號等於受有不法利益:不當得利 ✅

📚臺灣高等法院民事判決  111 年度上字第 624 號

📌法院認為:

  • 被告受到感情詐騙而提供帳戶給詐騙集團使用,被告雖然交出帳號控制權,但自己仍可以用網路銀行控制帳戶。
    • 也就是對於帳號仍有使用、收取利益的可能性,所以當被害人款項匯入其帳戶時,等於被告自己的帳號收取了被害人的利益。
    • 且沒有法律上的原因去收取,就成立不當得利。
  • 即便後來款項被集團領取一空,那也是因為被告先把帳號控制權交給集團成員去使用。

➡️所以即便被告帳號裡的錢,被告是一毛都沒用到,被告仍然受有被害人匯入款項的利益,所以仍然成立不當得利,應把錢賠給被害人。

✒️訴訟策略:必須證明提供帳號的人對於帳號還是有控制權。

侵權行為詐欺賠償❌ 不當得利 ❌

📚臺灣新北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112 年度金字第 165 號

📌法院認為:

  • 無法依侵權行為求償,因為:
    • 被告已經收到不起訴處分書,而且依被害人所提供的事證,無法證明被告有幫助詐欺或洗錢的故意
    • 不能單就被告提供該帳戶資料的行為,就認為他知道詐騙集團把他的帳戶用來收被害款項,因此不能說有背於善良風俗的故意,或違反保護他的法律等。

➡️因此,法院認為被告的行為不成立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、第 184 條第 1 項、第 184 條第 2 項等求償,被告不負侵權行為詐欺賠償責任。

  • 無法依不當得利求償,因為:
    • 雖然被告提供帳戶給詐騙集團使用,讓被害人款項匯入其帳戶,再由詐騙集團領出,但是:
      • 被害人想要給錢的對象,其實是詐騙集團,而不是要匯款給被告,所以即便款項是匯到被告的帳戶,也跟被告無關。
      • 也就是說,因為被害人實際上是要給詐騙集團錢,不法利益也是由詐騙集團得到,所以如果要把不法利益=錢要回來,只能跟詐騙集團要。

➡️因此,法院認為被告跟被害人沒有給錢的「給付關係」,所以他的行為不成立第 179 條的不當得利,被告不負不當得利賠償責任。

✒️訴訟策略:要想辦法證明被告至少有侵權行為的過失,以及被告實際上和被害人「有給付關係」、有收取不法利益。

被害人與有過失不能全額詐欺賠償,自己要負擔40%損失 ❌

📚臺灣彰化地方法院員林簡易庭民事判決 114年度員簡字第24號

📌法院認為:

  • 被告有侵權行為,因為:
    • 被告主觀上確實存在「雖然可能涉及不法,但對方應該不會把我的帳戶用作詐騙工具吧!也不會造成我的損害」的心態。
    • 且主觀上知到交出帳戶後,帳號就會是處於自己無法掌控的狀態。
    • 被告即便知道可能涉及不法,卻仍貪圖報酬、冒險一試,且是把餘額沒剩多少的帳戶交出去,規避自己的損失。

➡️所以被告把帳戶金融卡、網路銀行帳號與密碼等交出去,主觀上有幫助詐欺的有認識過失

  • 被害人自己有過失,因為:
    • 原告自己先不謹慎查核投資管道是否合法性,就匯款 50 萬元:
      • 且當下銀行行員詢問匯款用途時,他還依照詐騙集團指示,去欺騙銀行行員,講了不實的用途。
      • 假如投資合法,那詐騙集團根本不需要要求被害人去騙銀行,但被害人卻忽略這個可疑的指示,依照被被害人的學歷、社會經驗,應該要有所警覺,知道不明管道投資行為存有高度風險。

➡️假如不是被害人自己一時貪圖高額獲利,那就沒有配合詐騙集團指示去騙行員的道理,所以被害人自己應該要負擔 40 %的責任、不能獲得全額詐欺賠償。

✒️訴訟策略:要想辦法證明被告至少有侵權行為的過失,建議盡可能證明自己已經查證了還是被騙。

被詐騙了怎麼辦?錢要得回來嗎?律師教學示意圖

律師解答詐欺賠償訴訟最常見的求償QA難題!

Q1:被詐騙後一定要報案才能提詐欺賠償民事訴訟嗎?

A:不一定,但報案可協助證明犯罪事實與轉帳流程,有助於後續訴訟中釐清事實與法律責任,尤其若涉及刑事附帶民事訴訟,報案後才有機會由檢察官起訴,才能啟動刑事程序。

Q2:我可以直接提告要求帳戶主人賠錢、詐欺賠償嗎?

A:理論上可以,實務上詐騙集團成員多數無名無姓、難以追查,因此通常會針對人頭帳戶持有人即資金實際流入之帳戶擁有者,去主張不當得利或侵權損害賠償。這類訴訟成功率相對較高,也是目前常見實務作法。

Q3:刑事附帶民事與一般民事詐欺賠償訴訟差在哪?可以同時提嗎?

A:刑事附帶民事必須在檢察官起訴後才能提起,且訴訟標的需與犯罪行為直接相關(如侵權損害)。而一般民事訴訟不受限於刑事程序,可直接提起。兩者不可重複請求,若擔心時效,建議優先提起民事訴訟。

Q4:走刑事附帶民事詐欺賠償訴訟是不是一定比較省錢?

A:附帶民事訴訟依法「免裁判費」,不過一般民事訴訟也有機會依《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》第 54 條第 1 項可以暫免繳納訴訟費用

Q5:如果錢已經被車手領走,還能對交付帳戶者主張不當得利嗎?

A:還是有機會!雖然法院見解不一,但還是有很多案例可以參考,例如法院會去看帳戶所有人對帳號是否仍有控制權。

如果交付帳戶後還是有控制權,那他即使沒實際拿到錢,仍可能構成不當得利;但若帳戶已完全由詐騙集團操控,法院可能不認為帳戶主人應負返還責任,需就具體情形判斷。

Q6:提告時可以主張詐欺賠償「本金+利息+裁判費」嗎?

A:可以。民法規定請求返還金錢者,通常可主張自起訴狀送達翌日起,按年利率5%計算利息;若勝訴,將由被告負擔訴訟費用或法院決定雙方的分擔比例。

Q7:我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詐欺賠償訴訟後,被告刑事無罪怎麼辦?還能請求一般民事詐欺賠償嗎?

A:如果未妥善聲明,附帶民事會因刑事無罪一併被駁回。因此,建議在提起附帶民事時聲明:若刑事無罪或不起訴,請法院將本案移送民事庭繼續審理。這樣才能保留民事訴訟機會。

Q8:法院會依比例分擔詐欺賠償的被害人責任嗎?

A:若法院認為被害人有重大過失(如配合詐騙謊稱用途),可能會依《民法》第217條減輕被告賠償責任。

詐欺賠償訴訟不要怕!專業律師陪著你

被騙不可恥,但錯過追回詐欺賠償的時效與正確程序,就會是真正的遺憾。詐騙案件常牽涉到人頭帳戶、車手與集團層層斷點,若不能在法律上正確構成不當得利或侵權行為,被害人往往討不回一毛錢、拿不到詐欺賠償。律師的專業不僅是幫您打官司,更是幫您把握證據、策略與正確時機,提升成功討回詐欺賠償的機率。

翊宇律師事務所」有專業的知識與豐富經驗,能夠用心傾聽並理解您的擔憂,擅長用法律與經驗替您爭取應有的權益與尊嚴。請不要擔心孤身一人面對,將會在您最困難的時候站在您身邊,守護您的權益,陪您找回力量、捍衛您的尊嚴!

我們將盡「全力處理每個案件,因應不同需要提供最佳的方式」,為您全面分析策略、捍衛您應有的權利,歡迎來電或加入官方LINE ID@kenlin(輸入ID時請記得要加「@」)來訊簡述情況,將有專人與您討論、安排律師諮詢,讓我們能為您量身打造最適合您的方案。

聯絡電話:02-7729-2797 分機:110、625

【延伸閱讀】

歡迎分享
【免費諮詢】

若您有更多法律問題歡迎點右上角的「免費諮詢」按鈕,讓案件處理經驗豐富的林冠宇律師為您解答喔!

最新文章